10月20日,李文锋同志到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调研,先后来到接待大厅、各专业性调解委员会、两级法院派驻法官工作室和科技法庭等,与人民调解员和法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中心运行机制、各项工作流程,规范要求和经验做法,听取对法院工作意见建议等。
“近7年成功调解医患纠纷三百余件,能够帮助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很不容易,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李文锋与专职调解员樊启寅等亲切交谈,并询问化解难案的调解技巧,表示两级法院将进一步做好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做大家“坚实的后盾”。
在交通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看到墙壁上挂满的锦旗,李文锋认真倾听锦旗背后的故事,并对各位调解员付出的努力予以高度的赞扬,鼓励在场年轻调解员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调解的效率、效果和质量,打造出一批品牌团队,使人民调解中心在群众中有更大影响,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文锋同志指出,两级法院要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民调解向基层延伸,让咸宁诉源治理发挥更大成效。
据悉,今年以来,咸宁两级法院派驻人民调解中心法官工作室先后就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提供法律咨询并进行个案指导300余件次,组织专项培训21场。法官工作室会同业务庭把庭审活动搬到调解中心,就民间借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等多发案件在人民调解中心科技法庭开庭,为人民调解员作现场观摩培训。咸宁中院还出台了《类案裁判指引》,研究制定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家事纠纷、劳动争议、房屋买卖五类案件裁判指引和八类小额诉讼案件简化文书样式。创新推出了要素式审理程序和要素式裁判文书,集中快速审理主要类案。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12027件,司法确认1306件。
市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文燕,立案一庭、派驻法官工作室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