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的法官

2018-05-14 10:47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1.jpg

2.jpg

3.jpg

4.jpg

罗军,现任通城县城关法庭庭长,2013年2月被咸宁市政法委评为“十大忠诚卫士”,2013年11月咸宁市委、市政府评为“咸宁市最美基层干警”,2015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2015年4月荣获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最美基层法官”提名奖。他将自己在一线办案时所感所想记录在自己的《法官日记》当中,他的一本《法官日记》,记录了一个一线办案法官的所感所想,激发了广大法官、干警的工作热情,获得了省、市法院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夜已很深了,微弱的灯光下,法官罗军还在键盘上敲打着,时而蹙眉、时而微笑、时而愤愤然、时而欣欣然。烟头,时明时暗。键击声,时轻时重、时缓时急。隔壁,妻儿的鼾声起伏,偶尔传来一两声蛐蛐的叽叽声......

十好几年了,这样的场景一直重复着。每逢开庭或调解,法官罗军都会连夜记下或喜或怒、或悟或思的办案经过。

真是难得!这个浮躁的时代,谁还有闲情写日记啊,我不禁感慨。

我问罗军,累不?罗军笑答:不累,不写反而憋得慌。是什么动因让你坚持下来的,我接着问。罗军答:也说不好,每件案子都不同,哪怕是同类型的,每件案子都有每件案子的个性与特点,方法不同或不同的人办理,案子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至少效果不同。因为不可预见,因为不同当事人的特殊个性或企图,办案中,总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喜悦、烦恼或困扰,这会引发你去思考,反省或追问就成了我工作生活的常态,再记下来就不是什么难事,并且慢慢也习惯了。

好利索的嘴皮子,难怪做群众工作有一套,我随口赞道。爽直的罗军不好意思了,缩了缩身子哈哈讪笑道:就是这么想的。顿了顿接着说,长期做调解工作对表达也有帮助吧。

要是不着制服,你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小个子是个威服四乡的法庭庭长。一米六的个儿,瘦弱的身材,一张黑黝黝的娃娃脸,唯有眼睛炯炯有神。难怪县委书记在《法官日记》序言中写道:“后来,我见到这位来自基层的法官,一眼看去,个头不高,带副眼镜,没有想象中的高大、精干。我很感慨,高大形象的树立可不是因为外在的体貌,也不靠动听的语言,这是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是啊,能赢得四乡八里的高度认同,能遇讼而解,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随手翻开身边的《法官日记》,一起闹心的交通事故赔偿案闯入眼球,被害人被撞成植物人了,赔偿额高达一百多万,这足以毁掉两个农村家庭。我为承办人捏了一把汗,这样的案件怎样处理才好?

 结果完全的出乎意料,几乎完全无望调解的案件居然调解结案了。因为被害人子女的孝行、因为肇祸人父子为人真诚的一面都被罗军敏锐地捕捉到了,调解有了说合的共通点,本打算外逃避债的肇事者(这样的案件避债外逃的多了),在法官罗军的倾情劝导下,决定举债赔款,其父更是决定卖房替子赔偿,虽然数额加起来还是远远不够,但真诚所致,对方也认了。案件之外还多了个插曲,多了个被感动方——医院。被害人因治疗欠下医院的三万多元钱,也在法官罗军额外的沟通下,得到医方的体谅,决定以减免的方式援助。多么的不易!这些年,医闹得厉害,医患双方似乎也是矛盾的不可调和方。

 整个案件都给人意外之喜,但它耗费了承办人多少辛劳与口舌啊,该好好诉说吧。然而,这篇日记的结语却很短促:“我们法官,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这正是我们的本份。司法为民,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口号,不应只是悬挂在我们的大厅里,而应该刻在我们每一位法官的心里”。

难得的情怀!如今作秀的太多,不看案子,不了解作者的所作所为,你可能都不会相信这样的感慨是发自内心的。

这激起我继续看下去的强烈愿望。

又一个纠缠不清的离婚当事人,发短信扬言:不怎样怎样就要用炸药包与罗军同归于尽。“赤裸裸的威胁,这样的事不止一次了,我很愤怒......”,罗军在日记中写道。

然而,开庭之前,当事人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给当事人打电话了:罗法官好象是个好人呢,很公道呢,你来开庭吧。案子最终也顺利调解了!

怎么做到的呢,我问。

“一些矛盾尖锐的案件是须拐拐弯的,叫做另辟蹊径吧。这是工作方法问题,动员其亲属或对当事人有影响力的人做工作,比法官直接面对矛盾效果会好得多”,罗军答道。

我竖竖拇指继续往下翻。

又一个送“情”的当事人,似不经意丢下的一包烟,里面装的却是钱。

在司法权力乡土化的现实环境下,“案子一进门,两边都找人”还是常态,更直接的就是给承办人送“情”。

法官的生活不宽裕啊,维持生活尚可,一旦遇上或病或灾的,就捉襟见肘了。这不,罗军正为女儿的胎记手术犯愁咧。当事人灵通得很,明了你的需求与苦衷,上述这种还是隐晦点的,还有直接上门“善意”提供援助的。罗军在这一篇目中写道:“女儿是心头肉,该花的钱砸锅卖铁也得花,但当事人的钱一分也不能拿,这是关涉法官灵魂的大事,一点也不能含糊。”

在这个物欲横流、早把灵魂当斤称,在这个充满对法官各种贬斥与不信任的社会,法官罗军仍能以一颗平常心恪守清贫,呵护灵魂。多么难得!我再次感叹。

接下来,有因婚嫁彩礼的,有因相邻通行权的,有劳务纠纷、医患纠纷的,有遗产继承的等各样诉讼,凡此种种,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一个个千奇百怪,当事人情绪、伎俩各异,主人公处理的方式、技巧又各不相同。日记有牢骚、有对制度机制的质疑,但更多的是对案件的总结与反思,对制度改良的期待,对工作生活的感悟。

我再次感慨,写的是日记,折射的是人生啊!

由书及人,罗军的形象忽然间就变了,他几乎就成了手到病除、无所不能的神人,之前的怀疑、妄断全都烟消云散。我不得不信:浓缩的是精华!

掩卷之余,不知不觉中又回味起另一位县领导在《法官日记》序言中的评价:日记朴实,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大上的论调,但正是这平实与真诚深入人的内心乃至灵魂......

是啊,真实的东西往往都是平实的,日记中甚至没有出现信仰、良知、责任、担当这样的字眼,但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满满的都是良知,满满的都是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对法治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当。

真幸运身边有这样一位真实的法官。

文章来源:《人民司法》

作者:肖创彬,赤壁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11年至2016年任通城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关心基层一线干警,为罗军同志的敬业奉献精神所感染,写下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