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优工程”大家谈⑦ 以“不畏难”破局,以“能克难”开路

2025-11-08 16:43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135

编者按:当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传到手中,青年后备力量应如何锤炼自我、担当重任?本文给出的答案是:以“不畏难、能克难”的信念破局开路。文章指出,“五优工程”绝非“附加题”,而是提升业务能力的“必答题”。全文结合“五优工程”的实践,系统展现了作者在思想、行动与能力层面的深入思考与坚定决心。

 

 

本期作者

 

张涛.jpg

张  涛

 

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

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后备人选

 

 

 

 

以“不畏难”破局,以“能克难”开路

 

作为后备库成员,我们肩负着更多的压力与责任。如今,咸宁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又该怎样作为?答案是:不畏难,能克难!

一、破畏难这个“心中贼”

“五优工程”能够锤炼审判业务能力,让法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甚至“破茧成蝶”,但往往我们会因畏难而踌躇不前,这是对“五优工程”没有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五优工程”并不是额外的任务,而是业务能力的体现,是对标审判业务专家的具体化要求。我们不能畏难不前,而应该迎难而上,心中畏字不破,脚下的路便高不可攀。只有当心中那座不可能的大山被推倒,脚下的路就有了无限可能。

二、破困局的毅力与决心

要破局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毅力与决心。困难最怕的就是持之以恒的行动者,要能克难,就必须有克难攻坚的真本领。要做实“五优工程”,先要向先进学习,学习审判业务专家严谨治学的精神,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做“差不多先生”,在办案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三、赢新局的能力水平

法律是实践的科学,要在实践中掌握化解矛盾的智慧,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否则就是“坐井观天”“夏虫不可语冰”。更要勤写多练,发现不足,弥补缺陷,纠正偏差。只想不做,就犹如“蜀地富僧”,终其一生也难到南海。就我们而言,只有在“五优工程”中勤写多练,才能实现到达“南海”的目标,才能日积硅步、行稳致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要跑出我们这一代的加速度,核心就在于“不畏难,能克难”。我们要以“争先进位、走在前列”为标杆,在“五优工程”中锚定目标真抓实干,让优秀沉淀为日常习惯,让卓越致远成为永恒追求,以奋进之姿奔跑向前,交出属于我们这一棒的精彩答卷。